2014 – 2010

2014年,普思玛(Plasmatreat)凭借其Openair-Plasma®等离子预处理技术的环保性、经济性和可持续性,在美国荣获“2014年绿色优异设计奖”的“绿色研究/技术”类别奖项。
2012年,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负责东南亚区域业务。
2011年,普思玛(Plasmatreat)通过将Openair-Plasma®技术应用于汽车制造(福特)中的直接玻璃涂装,在全球市场上创造了另一项创新,并成为该领域的授权合作伙伴。同年,公司正式在位于 Pforzheim 和临近德国南部汽车工业企业的 Birkenfeld 开设了销售办事处。
2010年,普思玛(Plasmatreat)推出了PT-Release 等离子镀膜技术,这是与合作伙伴CeraCon共同开发的项目,旨在实现聚氨酯(PU)塑料的无脱模剂加工。
2009 – 2005

2009年,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在亚洲和欧洲的业务布局,分别在中国上海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设立了子公司。
2007年,PlasmaPlus®技术首次实现工业系列化应用,使得在常压下使用等离子对铸造铝发动机外壳(ZF-TRW Automotive)进行清洁和防腐镀层处理。
2006年,Openair-Plasma®技术首次在造船业中大规模应用,用于粘合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(LNG)运输船(STX France)的隔热层。
2005年至2006年间,公司成立了更多子公司:首家美国子公司位于埃尔金(Elgin),另一家子公司则设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。
2005年,等离子技术成功进入医疗技术领域,开发出一种用于密封和消毒玻璃安瓿瓶(ROTA)的工艺。
2004 – 2000

2004年,普思玛(Plasmatreat)与德国大众汽车(VW AG)和瑞士苏黎世的西卡集团(Sika AG)共同注册了关于铝材粘接前防腐涂层的联合专利,并在意大利威尼斯设立了子公司。
在此前一年,普思玛(Plasmatreat)推出了全数字化发生器技术,显著提升了Openair-Plasma®喷枪的性能,并实现了持续的性能监控。同年,大气压等离子技术在冷藏车车身(Schmitz Cargobull)的结构粘接中的首次大规模应用,也使这一年显得尤为特别。
2000年前后,普思玛(Plasmatreat)通过旋转等离子喷枪技术的发明,实现了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。首台RD1004旋转等离子喷枪被用于生成低温等离子体。这种等离子喷枪特别适用于热敏感和几何形状复杂的表面和材料。其专利旋转原理能够将等离子效应均匀分布到待处理的材料上。
在此期间,普思玛(Plasmatreat)逐步建立了一个全球的子公司网络,例如通过收购竞争对手或设立自有子公司,如英国、日本、法国和加拿大等地。
1999 - 1995

从1996年到1999年,公司稳步发展,开发了革命性的Openair-Plasma®技术,并赢得了汽车制造业的首批客户,例如用于EPDM密封条或前照灯的生产。在此期间,普思玛(Plasmatreat)还开发了PlasmaPlus®等离子镀膜技术。
普思玛(Plasmatreat)首位客户的需求——以快速、在线的方式预处理前照灯的粘接槽,以便让粘合剂可靠地固定前照灯——这激发了 Christian Buske 的灵感,并于1995年申请了一项专利:通过专用喷枪,利用简单的“开放空气”压缩空气将等离子精确地施加到基材上。这一新工艺不仅使得全新的材料组合成为可能,还摆脱了传统工艺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溶剂型和真空腔体的依赖。如今,水性涂料和粘合剂系统得以应用。此外,等离子精细清洗取代了昂贵的清洗工艺和后续的高能耗干燥过程。Openair-Plasma®工艺本身仅需简单的压缩空气和电力即可运行。